据界面新闻报道,Cobo 首席运营官 Lily Z King 表示,截止到目前,香港只有两家企业此前已经获得虚拟资产交易所业务所需的牌照,包括9号牌在内,目前还有140家企业在申请。Lily 透露,牌照申请以及合规运营的成本非常昂贵,“每年的营运成本可能在2000万港币左右,初期成本可能在3000万至4000万港币。”
如果参考国外的情况,日本在刚开始发牌时有超过100家公司申请,结果拿到牌照的不超过20家,最后持续经营的大概只有4至5家。
Lily 还表示,从香港本地市场来看,申请牌照的目的并不是出于经济回报,而是为了整体战略布局。“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,申请人中,除了证券交易所或代理机构,还有很多传统金融企业想要跨界,其中也不乏一些内地企业的海外子公司,他们也想在香港做一些布局。”Lily 认为:“香港开放 Web3零售端的举措,表现的是一种‘拥抱 Web3整个业态’的姿态,所以最终有多少机构申请、多少机构得到牌照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大家对香港态度的认可。”
此外,BC 科技首席财务官胡振邦表示:“如果香港主要覆盖亚太市场,我估计也就4至5家拿到牌照。”胡振邦强调,这并不意味着从事虚拟资产的金融机构是少数,它们更多可能会跟持牌机构合作。银行券商可以先去证监会申请,把服务范围从股票债券延伸到数字资产,再选择跟一个持牌机构合作。
TokenInsight 致力于报道加密行业最重要、最前沿的动态。如果您有信息想与我们分享,请联系邮箱地址 news@tokeninsight.com。我们将充分重视您的声音。
政策与监管
免费订阅我们的邮件更新,获取 Crypto 的最新动态,跟随行业脉搏跳动!